独立第三方服务还原SPD本质

日期:2022-08-04 类型:行业资讯

随着新医改政策的纵深推进,精细化管理、成本管控成为了医疗机构运营中的重要关键词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药品耗材成本占据了医院成本的50%~55%,是医院第一大成本要素,其运营成本在总成本控制中起关键性作用,是医院强化成本管控的重要着力点。“零加成”、“两票制”等耗材管控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,倒逼医院管理思路由“粗放”到“精益”模式转变。在此背景下,顺应国家政策、满足医院管理需求的SPD模式兴起,在全国各地竞相掀起热潮。


SPD模式是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基础,以医院物资精细化建设为核心,服务医院、患者、供应商和政府,以达到节约医院成本、确保用耗安全、维护供应链透明和实现政府及行业监管等目的,其本质是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及后勤保障服务。在减少多收费、错收费现象的同时保障质量安全,维护患者利益、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,同时接受政府及行业监管,杜绝腐败滋生。


“既当裁判又当选手”,医药流通公司为主体的SPD经营暗藏行业垄断风险


因SPD本身处于创新领域,且当前市场参与主体各异、合作模式纷呈,各种概念似是而非,造成了社会混淆。以广西地区为例,目前该地区从事SPD行业的主体以医药商业流通企业为主,服务点数普便偏高,介于3~10%不等,平均点数高达5%,商业利益的驱使、高额服务费的收取,更是扭曲了SPD本质。


商业企业从服务延伸的角度来开展SPD业务,寄希望于通过SPD运营业务在新的政策形势下稳固乃至抢占更多医院的市场份额,其既经营耗材又管理耗材的行为也暗藏了行业垄断、腐败等诸多风险。


表1 医药商业流通公司开展SPD业务特点


表1 医药商业流通公司开展SPD业务特点

主体

特点

内容

医药商业流通公司

增加医疗成本及病人负担

物流节点负担促使成本转嫁

腐败风险容易滋生

1.滋生院内促销经营行为;

2.与医院存在利益绑定,滋生灰色链条

存在不正当竞争

1.反映不客观事实;

2.剥夺院方选择权,进行品牌替换;

3.平台监管“失控”,造成内控风险;

4.利益驱使下引发SPD延伸服务

造成依赖

1.相当于托管,违反国家相关规定;

2.同时负责供应与采购业务,医院采购自主性受影响、采购业务被绑架,角色被弱化

形成垄断

1.一家独大,形成流通平台垄断;

2.进一步形成院内其他服务的垄断

存在信息安全风险

1.掌握同行业数据,出现不良交易;

2.获取院内医疗信息,进行商业操作

缺乏专业度与稳定性

基于利润指标管控,很难投入完整的、专业的、稳定的项目团队

高额服务费

(3%~10%)收取

1.侵害病人利益,增加医保负担;

2.进一步挤压供应商利润空间,损害供应商利益;

3.高利润驱使,影响行业发展质量,扰乱行业秩序


SPD市场面临重构,第三方服务商成为关键词


随着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,第三方专业的SPD服务发展兴起,成为医院物资后勤保障服务市场中的新生力量,兼具良好的服务能力和专业能力。


区别于医药商业流通公司获取业务份额、医用耗材经营权利,赚取供应差价、收取高额服务费用,倒逼供应商放弃供应的目的;纯第三方服务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必然,它以服务医院、供应商为目的,绝非供应链延伸、也无赚取品种经营的利益风险,在合理收取服务费用的同时兼具公益性,促进中间环节的取消,让生产企业与医院直接对接,降低医保支出。


表2 第三方服务商开展SPD项目服务特点


表2 第三方服务商开展SPD项目服务特点

主体

特点

内容

第三方

服务商

独立的第三方

1.不参与医院耗材买卖业务;

2.不存在业务经营行为;

3.准入、采购、验收、出入库、质量等关键岗位由医院负责;

4.独立于供应商与医院间的第三方,不从属于任何利益相关方,生存状态透明清朗

专业、高效

1.完整、专业、稳定的项目团队;

2.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与研究更加深入;

3.专注安全降本增效的后勤保障

合理、合规、合法

1.医院享有绝对自主权和管理权;

2.接受医院服务评价考核;

3.接受地方政府/地方监管平台监管

公平、公正

1.不会与供应商形成竞争,不破坏供应商体系;

2.不影响各家份额,不影响医药竞争格局;

3.切合医院自身管理诉求,为医院提供更好服务

合理服务费

(不超过3%)收取

1.服务质量有保证,有自己的软硬件产品,具备建设实施能力;

2.灵活性更强,成本更可控;

3.不以商业流通经营为目的,服务环境透明;

4.减少流通环节,助力一票制落地


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,SPD各省项目数量分布如下(见图1),当前商业环境优渥的沿海地区及医院管理规范地区发展速度最大(例如广东、上海、江苏、山东等),渗透率高、增长势头迅猛,西北、东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。在政策调控与市场扩容的双重驱动下,SPD总体正呈现出规模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、合规化、集中化等新的发展趋势。


SPD各省项目数量分布(截至2020年9月)

 (图片来源:《中国医疗器械医院院内供应链发展报告》联合发布&解读)

1 SPD各省项目数量分布(截至2020年9月)


SPD模式愈演愈热,市场竞争加剧。因医药商业流通公司巨头在医疗行业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,目前在SPD市场竞争中仍占据主导地位。伴随医改政策的日益推进、政府及行业监管的愈加严格,医药商业流通公司自身存在的弊端逐渐暴露,SPD市场占有率呈现下降趋势,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参与SPD的现象正在减少。SPD市场竞争格局面临重构,纯正的第三方服务商逐渐成为关键词,其市场占有率呈现上升趋势


表3 SPD市场竞争格局表

(部分数据来源于《中国SPD项目及智能耗材柜市场研究》)


与此同时,受行业监管影响,SPD项目在三级医院渗透率显著高于二级医院,管理相对更规范的三级医院使用由独立第三方服务商提供SPD服务的动力更强,且招标流程更加规范、透明,如山东省立医院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、浙江省舟山医院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、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、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等。


规范行业秩序 助推SPD可持续发展


独立于供应商与医院之间的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SPD服务,还原了SPD模式的本质,旨在通过提供医院物资后勤保障服务与信息化智能化建设,帮助医院实现医院物资的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,既契合了国家政策要求与医疗行业发展需求,更是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。良好、健康、有序的发展环境,是赋能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,严格行业监管、规范行业秩序,正成为SPD行业良性发展的当务之急。


微信扫码咨询
关闭